視錯覺–蒙迪的視覺藝術
錯覺也可能是視角的作用
拍照時僅僅改變角度和焦點
就能創(chuàng)造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
這種拍照技術就稱為強迫透視法
視覺上的錯覺是由視覺系統(tǒng)引起的錯覺,其特征在于視覺上不同于客觀現實的圖像。換一種說法; 它們是以與現實不同的方式感知的很酷的圖像。我一直對這個想法著迷,甚至將我的學士論文作為主題。顏色,光或圖案的特定用途可能欺騙或誤導我們的大腦的想法令人激動。我們看不見現實的缺陷使不存在的事物變得活躍起來。光學幻覺在整個藝術歷史中一直被使用,據說有些像洞穴壁畫一樣古老,但是像薩爾瓦多·達利(SalvadorDalí),馬塞爾·杜尚(Marcel Duchamp),維克多·瓦薩里(Victor Vasarely)和查爾斯·艾倫·吉爾伯特(Charles Allan Gilbert)等人在20世紀中葉就使它聞名。
國際包裝和紙業(yè)集團Mondi,因其IQ彩色未涂布有色紙而出版了一本富有表現力的新視覺書籍,這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。標題為“視覺藝術”,它邀請您探索色彩,同時探索視覺現象和感知。從封面上的互動游戲開始,它的288頁充滿了生動的色彩和錯覺,并采用了多種印刷和涂飾方法。這本動感十足的視覺書通過IQ彩色紙的無限可能性激發(fā)人們的想像力,可從特殊穿孔的頁面輕松取出可移動的顏色樣本,以幫助嘗試不同的想法和顏色組合。
該作品為Pentawards 2018獲獎作品,Pentawards被稱之包裝設計的“奧斯卡”,可見作品定有它獨特之處。它是由俄羅斯 LOCO Studio團隊為冷藏食品品牌Nord Stream提供的包裝設計。
該品牌包括五種不同的口味:沙丁魚,熏貽貝,螃蟹,章魚,魷魚。
它的主要的競爭優(yōu)勢是具有互動性。
設計師將包裝盒設計成抽拉式形態(tài),通過位于外盒上的光柵欄與內盒上方印刷的圖案進行抽拉,在這個過程中光柵欄與圖案開始移動,而形成了一組摩爾動畫,為此來吸引消費者。
設計師針對每種類型的包裝都設計了圖形和顏色標識,選用實物本身及不同的配色來區(qū)分不同的口味,借助隱形的摩爾動畫,打開包裝時,可以看到“鮮活”的食材,給購買者帶來不一樣的樂趣。
同時在后續(xù)的產品包裝上,設計師都非常講究,背景用色都是在包裝盒顏色中提取,簡潔大方讓消費者看了非常舒服。此作品通過隱藏動畫與消費者互動,給人留下了生動的印象。
摩爾紋動態(tài)面料應用,在平日里很多愛美的女生喜歡穿條紋長裙,從下圖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,左一最顯瘦,從視覺的寬度上來說,隨著條紋增多,反而越發(fā)有“膨脹感”、“厚重感”。因此,在買條紋裙子的時候,想要穿著顯瘦點,大家可以選條紋大的裙子。
就如作者所說:“Poemotion是一首關于禁止與運動的詩,是一個關乎有形與無形的故事”。
倉嶌隆広將詩歌轉化為抽象圖形,并且通過圖形的交疊移動,讓畫面產生魔幻的視覺效果,暗示了無形事物的存在,呈現了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,為未來平面藝術呈現提供更多可能。
比如UNStudio設計的臺灣省星空廣場及萬達廣場,還有澳大利亞布里斯某女子學院等等,都運用了摩爾紋建筑表皮的設計手法。在紐約曼哈頓一棟40年歷史的車庫改造設計,就完美地運用了摩爾紋設計手法。改造構思將兩層不同方向不同頻率的線疊加在一起,形成新的建筑“表皮”。當觀眾的位置發(fā)生變化時,這些圖案似乎會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移動,無論是步行還是開車,所產生的形態(tài)結構都與運動車輛的動態(tài)性聯系在一起。這樣一個小小的“摩爾紋形態(tài)建筑表皮”改造設計,使平淡僵硬的街道靈動了許多。
摩爾紋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,它不局限于某種固定的模式,也不拘泥于某種具體的符號。它的網點能產生無數種變化,你會意識到你的眼睛所見的世界并不是全部,而你也無法看到所有。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態(tài),需要我們從外在的表象和深層的形態(tài)去感受和發(fā)現…
標簽:視錯覺包裝設計 摩爾紋 互動性 光柵欄與圖案移動 摩爾動畫 圖形和顏色標識 設計師都非常講究 簡潔大方 消費者互動 抽象圖形 未來面面藝術 改造設計 具體符號 品牌產品包裝設計公司
Copyright By SEALINGAD 200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備11038889號-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7731號
西林設計案例均為西林設計原創(chuàng), 版權歸北京西林品牌產品包裝設計公司所有,侵權必究。